素描明暗关系讲解
时间:2019-12-04 整理:北京画室北京锋向画室带你学习素描明暗关系要点:
明暗关系可说是一切造形的基础,在素描的领域中,更占有关键性的地位。
由光线所产生的明暗提示,我们可以察觉出视觉对象的轮廓、体积及空间等。
造形特质,在画面上,则是以笔材的浓淡,将视觉对象的明暗关系,转换成画面的明暗关系,以期做出类似於光线的感觉。
事实上,画面所表现的「光线感」,与视觉所知觉到的实际光线是大不相同的,画面上的光线,是以白纸或高明度的颜料代替,自然光则以直射方式进人眼球,而白纸及颜料则是光线的反射,二者在实质上有很大的不同。
如果画者没有此一认识,执意要将对象的真实明暗值表现在画面上,恐怕会大失所望。
另一个理由是,眼睛判断对象的明暗,并非对象具有 「绝对」的明暗值,而是瞳孔以缩放的方式,调节进入的光线。以便判断对象的明暗关系变化,这是一种「相对」的关系。亦即光线的感觉,是利用这种明暗的相对关系所表现出来的。
因此,表现画面上的光感,必先掌握描写对象的明暗相对关系。
素描的表现,明暗关系的理解是相当重要的,没有正确的明暗观念,便很难表现出画面的明暗及光线感。不过在实际的表现上。确实也遇到一些难题。
如前所述,白纸无法表现自然光的亮度。反而需要自然光的照射来显现其白,因此,投射在画面的光线不同,画面所呈现的明暗关系亦会受影响。
除此之外,不同质地的白纸,反射回来的光线不尽相同,粗纹的纸面,因受光而产生少量的阴影,所呈现的白则不如光滑的白纸,况且许多素描用纸并非是纯白色。
素描的光线表现,便是利用这种素材上有限的明暗反差度,去表现自然界反差更强的光线。
虽然是一种矛盾,不过,素描所要求的,并不是如何呈现真实的光线。因为不可能也无此必要。而是训练如何观察对象的明暗关系,并将之表现在画面上,利用明暗调子的对比关系,暗示出光线感,如能理解此一原理,甚至可以在画面上,任意的强调或减弱画面光线的强度。
希望对你理解明暗关系和光线有所启发。